東南亞觀察—行業發展   

東南亞電子製造業發展近況

電子製造業於亞洲發展蓬勃,是全球電子產品生產中心,其中半導體、電腦和通訊設備處於領先地位。近年,全球產業供應鏈開始出現轉變,在地緣政治的變化下,供應鏈加速重組,企業紛紛出海東南亞,分散產能過度集中風險。鑒於電子製造業對能源、物流與人力有大量需求,東南亞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天然資源、豐富而年輕的勞動力、市場潛力以及當地政府的投資優惠政策等,吸引了眾多國際投資和跨國公司前往設立生產基地和辦公地點,其電子製造業在結構上亦得到不斷升級,成為全球重要的加工基地之一。

越南電子產業依賴外資,以組裝和產品加工為主。近十年越南電子製造業得到大量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入,已高速發展成為世界領先的通信設備出口國之一,出口方面2006-2016年期間增長率高達41%;由2001年的世界排名第47名上升至2022的世界排名第12位和東盟第3位,令人矚目。電子製造業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與外國直接投資的大量流入有關,越南電子產業依賴外資企業(佔95%),主要模式為越南工廠進行簡單零件組裝和產品加工後再銷往歐美等地,設計主要由國外進行,亦有少數跨國公司在越南進行研發活動。越南近年積極投入工業4.0及智慧工廠的建立以帶動電子製造產業升級,單是2020年便有超過13,000家數位科技公司成立,累計總數達58,000家,為該國科技、電子研發帶來強大推力。

馬來西亞積極推動產業升級。馬來西亞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錫、橡膠、棕櫚油和木材,可用作生產機電產品的原材料,在供應鏈中主要負責消費品的製造和組裝。現時,馬來西亞是亞洲最重要的半導體出口市場之一,同時是全球封測主要的中心之一,東南亞在全球封測的市場佔率約27%,其中馬來西亞獨佔一半,約佔該國年出口的40%。2022年其電子及電機產品出口達到5,935億馬幣,較前一年成長30.2%,佔總出口額的38.3%。政府亦積極投資促進創新和技術應用,頒佈國家機電計劃和數字經濟藍圖,旨在推動其高附加值活動的發展。馬來西亞當下共有50餘家半導體公司,其中大部分為跨國公司。

泰國是全球重要的電子製造基地。泰國作為電子產業重要供應鏈國家時間已經超過40年,電子設備出口是該國第二大出口產業,同時是世界第二大電腦硬盤生產國,2021年電腦零部件出口額達220億美元,但經歷2年疫情期間在家辦工數量激增的強勁需求後,個人電腦(PC)的需要出現急速下跌,2022年首9個月全球PC銷量同比減少13%。另外,泰國在積體電路代工方面也是重要的區域供應鏈成員。泰國的電子資訊產業已有企業2100多家,行業工人已經突破70萬人。泰國擁有大量熟練的勞工、穩定的供電等方面的優勢,估計將持續保持東南亞電子代工產業的重點區域,且新能源汽車、5G、物聯網設備等新發展趨勢引致晶片需求上升,將使得該行業在較長時期內保持高度景氣。

綜上,作為全球電子製造業的重要據點之一,東南亞區域在各方面都具競爭力及優勢,電子製造業前境充滿潛力,可預見區域將吸引更多投資和創新,為經濟帶來增長和發展機會。但作為新興經濟體,東南亞多國於基礎設施、勞動力的技能水準、法規環境等仍存在優化空間,“走出去”企業需審慎瞭解、持續跟蹤當地行業發展趨勢、市場變化及風險點,以更好地抓緊機遇。

中國銀行香港金融研究院分析員 劉子妍

東南亞觀察—可持續發展

新加坡要求2025財年起本地上市公司須披露氣候相關信息

2024年2月28日,新加坡政府宣佈,從2025財年起,所有新加坡本地上市公司須按照「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標準披露氣候相關信息,這包括企業的範圍一和範圍二的溫室氣體排放信息。從2027財年起,年營收10億新元以上和總資產5億新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也須進行披露。

此外,新加坡本地上市公司從2026財年起還須披露範圍三,即包含價值鏈上下游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從2027財年起對範圍一和二排放量披露進行外部審計和認證,而大型非上市公司範圍三排放信息的披露時間則寬限至2029財年。

新加坡的舉措和全球包括香港在內主要市場回應ISSB推出披露規定的做法基本上一致,意味著上市公司在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方面需要承擔更大責任。對於商業銀行而言,這一政策的實施將對其業務開展及風險管理產生深遠的影響。

首先,新的要求將促使企業更加關注氣候變化對其自身的影響,包括但不限於供應鏈、資產價值、市場需求、風管合規成本、品牌聲譽等方面。對於商業銀行而言,在審查企業客戶貸款申請時,同樣需要更加全面系統地考量氣候變化對其業務的潛在風險和機遇,確保客戶已採取相應的措施以推動綠色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競爭力。

其次,新規敦促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新加坡開展業務時針對氣候變化收集、整理並提供更多信息及資料,此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評估自身的風險敞口。另一方面,通過對客戶進行更加全面的評估,助力其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和措施,進而降低銀行與氣候變化緊密相關的業務風險(如貸款等),確保自身利益不受影響。

另外,這一規定的實施還將推動商業銀行更加積極地參與減緩氣候變化及低碳社會轉型。銀行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共同開展氣候變化相關項目和倡議,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綠色金融。同時,銀行也可以利用這一契機協助客戶採取更多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舉措,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總體而言,銀行需要認識到氣候變化對自身業務的潛在影響,並積極採取措施加強對氣候風險的管理和控制。通過與企業合作,銀行可以在氣候變化領域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及轉型金融。這不僅符合監管要求,也符合銀行自身長遠利益的考量。

中國銀行香港金融研究院策略規劃師 董禹

東南亞觀察—宏觀經濟

1-2 月東南亞入境遊客在來自中國的遊客的推動下顯著提升

旅遊是東南亞國家宏觀經濟的支柱之一,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東盟7國 (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柬埔寨)旅遊總收入約佔總名義GDP的5.3%。從旅遊收入與GDP佔比來看,柬埔寨、泰國和越南佔比最高,分別為18.2%、11.3% 和9.8%,其次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分別為5.7% 和5.4%,菲律賓和印尼最低,分別為2.5%和1.6%。

新冠疫情以後,全球旅遊活動一直疲軟,東南亞旅遊相關經濟的復蘇也顯著滯後於其他行業。2022年二、三季度東南亞國家邊境重新開放,旅遊業得以復蘇。截至2022年12月,東南亞7 國入境遊客數量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1%。2022年入境遊客的恢復主要依賴於東盟區域內、歐洲、美洲等國家的人員往來。2023年隨著中國內地邊境的開放,東南亞旅遊業進一步恢復。截至2023年12月進一步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85%。其中,中國以外的遊客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94%,中國遊客恢復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48%。

2024年1月新加坡、泰國分別與中國簽署兩國普通護照互免簽證協定,提振各國之間的旅遊熱度。在來自中國的遊客快速恢復的驅動下,東南亞旅遊業進一步恢復。截至2月,東盟6國(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柬埔寨)整體入境遊客恢復至2019 年同期的90%(2023年12月約為79%),其中來自中國的遊客恢復至63%(2023年12月為45%),來自中國以外的遊客恢復至102%(2023年12月為87%)。其中自2月9日與中國免簽以來,新加坡入境遊客中來自中國內地的遊客大幅提升,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6%(1月為66%)。互免簽證不僅僅促進東南亞國家與中國之間的旅遊活動及相關產業,更是中國- 東盟互聯互通的基礎,通行措施上的互聯互通才會進一步促進、催化各國在人文、商業上的交融。展望2024年,在免簽便利、航班恢復、政府推廣的驅動下,東盟國家入境遊客數量將在2024年持續復蘇,旅遊經濟是支撑東南亞經濟復蘇的不可低估的驅動因素。

一、柬埔寨

2023年全年入境柬埔寨的遊客約545萬人,約為2019年(661萬人)的82%。其中,來自東盟地區的旅客恢復已經遠遠超過疫情前2019年的同期水平,二、三季度曾達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200%,這主要是源於2023年柬埔寨舉辦了第32屆東南亞運動會,吸引了大量的東盟地區遊客入境。截至2024年2月,柬埔寨入境遊客下降為2019年同期水平的75%。

柬埔寨的入境遊客中來自中國的遊客佔比較高,疫情前2019年來自中國的遊客約236萬,佔比約36%(2019年全年入境遊客約661萬人)。2023年全年來自中國的遊客約55萬人,在全部遊客中佔比約10%,約為2019年同期的23%。截至2024年2月,中國遊客的恢復有所停滯,約為2019年同期水平的27%(2023年12月中國遊客恢復程度為2019年同期的27%)。

二、泰國

2023年全年入境泰國的遊客達2810萬人,約為2019年全年(3992萬人)的70%。泰國入境遊客數量自2022年2季度起在東盟遊客的拉動下迅速恢復,隨後歐洲遊客的復蘇使得入境遊客數量在2023年一季度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70%左右,至2023年12月,來自歐洲、亞洲(除東盟、中國)、東盟地區的旅客已經恢復至近十成;來自美洲地區的遊客恢復至近九成。截至2024年2月,泰國入境遊客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93%,主要是源於來自東盟、中國內地遊客的恢復。

疫情前2019年泰國入境遊客中來自中國的遊客數量達到1100萬,佔比約28%。2023年初隨著中國防疫措施的優化,泰國旅遊局曾預計全年來自中國的遊客將達到600至700萬人。2023年全年來自中國的遊客約352萬人,在全部遊客中佔比僅約13%,且僅為2019年的32%,僅為泰國旅遊局年初預期的一半。2023年中國遊客在1-4月迅速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近40%,此後進入瓶頸期,12月再次進一步迅速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50%,至2024年2月,來自中國內地的遊客進一步恢復,達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63%。

三、越南

2023年全年入境越南的遊客達1260萬人,約為2019年全年(1801萬人)的70%。越南入境遊客數量自2022年2季度起在東盟、亞洲(除東盟、中國)遊客的拉動下迅速恢復。其中,截至2023年12月,來自美洲、歐洲、亞洲(除東盟、中國)、東盟地區的旅客已經恢復至九成。至2024年2月,越南入境遊客約為2019年同期水平的96%。

疫情前2019年來自中國的遊客數量達到581萬,佔比約32%。2023年全年來自中國的遊客約174萬人,在全部遊客中佔比僅約14%,且僅為2019年的30%。2023年中國遊客在1-6月迅速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45%以上,此後恢復進入瓶頸期,三四季度有所减慢,12月再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42%。至2024年2月,中國遊客進一步恢復,達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57%。

四、馬來西亞

2023年全年入境馬來西亞的遊客達2014萬人,約為2019年同期(2610萬人)的77%。馬來西亞入境遊客數量自2022年2季度起在東盟遊客的拉動下迅速恢復,在2022年12月一度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90% 以上。2023年雖然有所反彈,但12月數據顯示入境遊客數量約為2019年同期的117%(圖表9、10),其中來自美洲、歐洲、東盟地區的旅客恢復至120%以上。(馬來西亞尚未公佈2024年數據)

馬來西亞入境遊客中來自中國(包含內地、香港、澳門)的遊客佔比不高,疫情前2019年全年馬來西亞入境遊客約2610萬人,其中來自中國的遊客約311萬,佔比約12%。2023年,來自中國的遊客約147 萬,佔比約7%,約為2019年同期的47%。2023年以來來自中國的遊客穩健恢復,三季度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7%,12月進一步大幅提升至91%(註:該數據涵蓋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數據,如果剔除香港和澳門數據,來自中國內地的遊客恢復程度會低於該水平)。

五、新加坡

2023年全年入境新加坡的遊客達約1361萬人,約為2019年同期(1912萬人)的71%。新加坡入境遊客數量自2022年2季度起在東盟、亞洲(除東盟、中國)、歐洲遊客的拉動下逐步恢復,至2023年中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的80%,隨後有所下降。截至2023年12月,來自美洲地區的旅客已經恢復至近十成;來自歐洲、東盟、亞洲(除東盟、中國)地區的遊客恢復至約八成。至2024年2月,新加坡入境遊客約為2019年同期水平的96%,主要是源自中國內地、歐洲遊客的恢復。

新加坡的入境遊客中來自中國的遊客佔比較少,疫情前2019年來自中國的遊客約363萬,佔比約19%。2023年全年來自中國的遊客約136萬人,在全部遊客中佔比約10%,約為2019年同期的38%。2023年中國遊客自二季度起有所恢復,三季度顯著提高至近60%,四季度有所回落至50%左右。至2024年2月,中國遊客進一步恢復,達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96%。新加坡是東盟國家中來自中國的遊客恢復恢復速度最快的國家。

六、菲律賓

2023年全年入境菲律賓的遊客達約500萬人,約為2019年全年(819萬人)的61%。菲律賓入境遊客數量自2022年2季度起在亞洲(除東盟、中國)、美洲、歐洲遊客的拉動下逐步恢復,至2022年底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的60%,隨後2023年12月恢復至疫情前同期水平的67%。其中,截至2023年12月,來自美洲、東盟地區的旅客已經恢復至八成以上;來自歐洲、亞洲(除東盟、中國)地區的遊客恢復至約七成。至2024年2月,菲律賓入境遊客進一步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72%。

菲律賓的入境遊客中來自中國的遊客佔比較少,疫情前2019 年來自中國的遊客約174萬,佔比約21%。2023年全年來自中國的遊客約26萬人,在全部遊客中佔比僅約5%,且僅為2019年的15%。2023年中國遊客僅在二、三季度有所恢復,但仍不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20%,且遠低於同地區其他國家。至2024年2月,中國遊客進一步恢復,達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28%(2023年12月中國遊客恢復程度為2019年同期的16%)。

七、印尼

2023年全年入境印尼的遊客達約1157萬人,約為2019年全年的(1611萬人)的72%。印尼入境遊客數量自2022年2季度起在東盟、亞洲(除東盟、中國)、歐洲遊客的拉動下逐步恢復。其中,截至12月,來自美洲的遊客恢復程度高,已達八成以上;來自歐洲、東盟以及亞洲其他(除中國內地和東盟)地區的旅客恢復至近九成;來自中國內地的遊客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近五成。至2024年2月,印尼入境遊客約為2019年同期水平的83%。

印尼的入境遊客中來自中國的遊客佔比較少,疫情前2019年來自中國的遊客約207萬,佔比約13%(2019年入境印尼的遊客約1611萬人)。2023年來自中國的遊客約79萬人,在全部遊客中佔比約7%,約為2019年同期的38%。中國遊客自2023年二季度起有所恢復,至12月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49%。至2024年2月,中國遊客進一步恢復,達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53%。

中國銀行香港金融研究院經濟研究員  謝金銘

如欲瀏覽更多營商資訊,包括大灣區、東南亞、業務機遇、數碼營商、營銷策略、財務管理、法律合規、初創資訊,請即下載一站式企業資訊及交流平台「中銀商聚」流動應用程式,免費註冊成為會員,開拓無限商機。


「中銀商聚」是凝聚商界的線上平台,助您緊貼市場資訊,掌握機遇,把握商機,全方位支援您的企業發展需要。

請即下載
iOS用戶           Android用戶     華為用戶
  

Android用戶
(如未能使用Google Play)

提示:借定唔借?還得到先好借!

免責聲明及重要注意事項

• 本文件由中國銀行( 香港) 有限公司(「中銀香港」)刊發只供參考。

• 本檔的內容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

• 本檔無意向派發本檔即觸犯法例或規例的司法權區或國家的任何人士或實體派發亦無意供該等人士或實體使用。

• 本文件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亦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詮釋為投資建議、專業意見或對任何人作出買賣、認購或交易在此所載的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任何保證。客戶不應依靠本檔之內容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 本檔所載資料乃根據中銀香港認為可靠的資料來源而編制惟該等資料來源未經獨立核證故中銀香港不會就本檔及其所提供意見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陳述或擔保。在本檔表達的預測及意見只作為一般的市場評論並非獨立研究報告及不構成投資意見或保證回報。所有意見、預測及估計乃中銀香港於本檔刊發日期前之判斷任何修改將不作另行通知。中銀香港及有關資料提供者亦不會就使用及/或依賴本檔所載任何資料、預測及/或意見而負責或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投資者須自行評估本檔所載資料、預測及/或意見的相關性、準確性及充足性並作出彼等為該等評估而認為必要或恰當的獨立調查。

• 本檔所述的證券、商品、外匯、相關衍生工具或其他投資可能並不適合所有投資者且並未考慮本檔各讀者的特定投資目標或經驗、財政狀況或其他需要。因此本檔並無就其中所述任何投資是否適合或切合任何個別人士的情況作出任何聲明或推薦亦不會就此承擔任何責任。投資者須了解有關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並基於本身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及經驗、承受風險的意願及能力和特定需要而作出投資決定。如有疑問或在有需要情況下應於作出任何投資前徵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本檔無意提供任何專業意見故投資者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依賴本檔作為專業意見之用。

• 中銀香港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附屬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及/或其高級職員、董事及僱員可能會持有本檔所述全部或任何證券、商品、外匯、相關衍生工具或其他投資的倉盤亦可能會為本身買賣全部或任何該等證券、商品、外匯、相關衍生工具或其他投資項目。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可能會就該等證券、商品、外匯、相關衍生工具和其他投資提供投資服務 無論為有關投資銀行服務或非投資銀行服務、或承銷該等證券或作為該等證券的莊家。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可能會就因應該等證券、商品、外匯、相關衍生工具或其他投資專案而提供的服務賺得傭金或其他費用。

• 除非獲中銀香港書面允許否則不可把本檔作任何編輯、複製、摘錄或以任何方式或途徑包括電子、機械、複印、攝錄或其他形式轉發或傳送本檔任何部份予公眾或其他未經核準的人士或將本檔任何部份儲存於可予檢索的系統。

• 只供香港地區使用。

• 上述產品、服務及推廣受相關條款約束,詳情請向中銀香港分行職員查詢。

• 中銀香港保留隨時修訂、暫停或取消上述產品與服務以及修訂有關條款的酌情權而毋須事先通知。

• 如有任何爭議,中銀香港保留最終決定權。

• 除有關客戶及中銀香港以外,並無其他人士有權按《合約(第三者權利)條例》強制執行本條款及細則的任何條文,或享有本條款及細則的任何條文下的利益。

• 如本網頁的中、英文版本有任何歧異,概以中文版本為準。本條款受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所管轄。任何爭議須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的非專屬管轄權所管轄。

• 客戶需自行支付下載或使用中銀商聚流動應用程式所產生的相關數據費用。瀏覽人士使用中銀商聚流動應用程式即表示同意中銀香港於流動應用程式或手機及/或網上銀行不時所載之免責聲明及政策。

• 請透過官方軟件應用商店或中銀香港網頁下載中銀商聚流動應用程式,並注意搜尋的識別字樣。

• 各項產品與服務受有關條款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宣傳品或向中銀香港職員查詢。

• Apple 和 Apple 標誌是 Apple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國家或地區註冊的商標。App Store 是 Apple Inc. 的服務商標。Google Play 和 Android 均為 Google Inc. 的商標。HuaWei Explore it on AppGallery 和 HuaWei Explore it on AppGallery 標誌均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商標。華為應用市場由華為服務(香港)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