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生地震後,市場反應悲觀。在生產設施受到破壞、政府實施停電計劃及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地震將導致日本工業生產下滑,以及消費開支縮減。儘管日本經濟在未來一、兩季可能出現負增長,但估計下半年重建需求增加將可抵消上半年的負增長。另外,日本政府可能為重建融資推出具規模的刺激方案。我們估計日本2011年全年經濟增長將貼近0%,暫不預期亞洲整體出口形勢將受嚴重衝擊。但需要指出,由於福島核事故發展尚存不明朗因素,現階段的預測僅屬初步評估,待更多資訊公佈後,對地震的影響或需作重新評估。

利比亞的政局動盪還在蔓延,紐約原油價格逼近至每桶110美元。如目前石油的供應量不少於每日100萬桶的市場估算量,就不足以明顯改變全球石油市場的供求狀況。雖然如此,全球原油儲蓄量仍足以應付逾100日的石油消耗量,而且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也有充裕的備用產能去填補所有損失。

儘管市場預期中東危機擴散至海灣地區主要產油國的機會不大,但我們仍要對石油危機進一步蔓延所造成的深遠影響有所警惕。原油價格徘徊在目前高位雖未帶來顯著影響,但如果油價持續攀升至每桶130美元或更高的水平,便可對全球的經濟復甦形成顯著壓力。
2009年全球原油供應分佈 (%)

數據資料來源: «國際石油月報»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2010年12月)

商品價格高企將直接刺激整體通脹。早前,歐洲央行及美國聯儲局均有成員公開表示對「物價穩定存在上行風險」感到憂慮。但是,我們不認為商品價格的漲勢會大幅轉嫁為核心通脹。自1980年代中以來,商品價格與核心通脹的關係顯著轉弱,主要因為央行信譽提升,壓抑了油價升漲而觸發工資上揚的次輪效應。由於主要經濟體的央行仍視核心通脹為監測短期通脹的指標,故此,我們推斷美國聯儲局不會在短期內加息,以應對近期商品價格的上漲。

在消費需求強勁及全球經濟持續復甦的帶動下,香港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香港2010年全年實質經濟增長6.8%。預期2011年香港經濟將繼續保持較佳增長。在本地資金流動性仍然充裕及就業市場持續改善的支持下,消費需求仍是本地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儘管樓市交投在財政司長承諾增加土地供應後有冷卻跡象,投資者需要留意並非所有招標項目及主動拍賣的土地皆悉數流入市場,還需看政府設立的拍賣底價水平。總括而言,住宅一般在土地拍賣後2至3年才開始出售,因此政府土地政策的實質成效還有待觀察。預期目前本港樓市的供求情況仍可支持樓價於高位整固。


資料提供:中國銀行 (香港) 有限公司經濟研究處
資料提供日期:2011年4月

備註: 如本文的中、英文內容有任何差異,一概以中文版為本。

風險聲明:
以上資料僅作參考及並非旨在提供投資意見,因此不應賴以作為此方面的用途。以上資料乃根據認為可靠的資料來源制定,然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銀香港」)不就以上資料或其內容作任何目的使用承擔任何責任。中銀香港並無就以上資料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正確性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亦不會對此等內容承擔任何責任。以上資料並不構成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投資涉及風險。投資雖可帶來獲利機會,但每種投資產品或服務都有潛在風險。由於巿場瞬息萬變,投資產品的買賣價格升跌及波幅可能非常波動及非如客戶預期,甚至可能變成毫無價值。客戶資金可能因買賣投資產品而有所增加或減少。買賣投資產品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招致損失。投資的損失可能等同或大於最初投資金額,收益亦會有所變化。基於巿場情況,部份投資或不能即時變現。客戶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須評估本身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及經驗、承受風險的意願及能力,並了解有關產品的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參閱有關銷售文件。客戶應徵詢獨立財務顧問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