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獎項
《亞洲公司治理》雜誌2014年度「亞洲公司治理傑出表現獎」
該獎項旨在表彰在維護股東權益、信息披露、董事會運作、投資者關係、社會責任方面獲得成就及表現傑出的公司。
《亞洲公司治理》雜誌2013年度「亞洲公司治理傑出表現獎」
該獎項旨在表彰在維護股東權益、信息披露、董事會運作、投資者關係、社會責任方面獲得成就及表現傑出的公司。
香港上市公司商會 2012年度「香港公司管治卓越獎」(主板公司 – 恒生指數成份股公司)
該獎項旨在表明獲獎公司:1)在公司管治領域的承擔及成就,包括創新和重大改善舉措;2)在深化並追求公司管治最高原則作出努力,並非單純符合條例要求;3)顯示公司管治理念和措施為業務帶來正面影響。
《亞洲公司治理》雜誌2012年度「亞洲公司治理傑出表現獎」
該獎項旨在表彰在維護股東權益、信息披露、董事會運作、投資者關係、社會責任方面獲得成就及表現傑出的公司。
香港上市公司商會 2011年度「香港公司管治卓越獎」(主板公司 – 恒生指數成份股公司)
該獎項旨在表明獲獎公司:1)在公司管治領域的承擔及成就,包括創新和重大改善舉措;2)在深化並追求公司管治最高原則作出努力,並非單純符合條例要求;3)顯示公司管治理念和措施為業務帶來正面影響。
香港會計師公會「2006年度最佳公司治理資料披露大獎 - 恒指成份股組別」中的「評判嘉許獎」
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獲得香港會計師公會主辦的「2006年度最佳公司治理資料披露大獎 - 恒指成份股組別」中的「評判嘉許獎」,旨在肯定該行高水平的公司治理工作及2005年報的資料披露。該評審報告指出,董事會及管理層之間責任清楚的釐訂、訊息公平披露政策的採用、獨立非執行董事委任程序的建立以確保委任程序的統一性及透明度、及引入對內部監控系統有效性的年檢制度(包括主要步驟的建立及實踐)等,均顯示該行致力改善其公司治理架構及實踐。而其年報亦包括對股東資料和股東權益詳盡的介紹。此外,其股東大會通告中亦對何時及如何於股東大會投票、議題於股東大會如何獲得通過等資訊提供詳盡的答問資訊。
香港董事學會與香港城市大學發表的2005年度「公司治理水平調查報告」中被評為最佳公司治理前十家本地上市企業之一
基於風險管理制度、訊息披露及其他公司治理實踐的顯著改善,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於香港董事學會及香港城市大學發表的公司治理水平調查報告中,被評為174家於本港上市的企業中具有最佳公司治理前十家本地上市企業之一。是次調查是根據國際認可的經合組織的五個公司治理守則評分,分別為股東權利、股東的公平待遇、利益關係團體在企業管治中的角色、披露水平和透明度、及董事會的責任。
標準普爾發表的2004年度「香港公司治理披露報告」中被評為具有最佳披露水平的恒生指數成份股企業前五名之一
在標準普爾發表的「公司治理披露報告」中,由於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對公司治理的實踐有較佳的披露,在33家恒生指數成份股企業中被評為最佳披露的前五名之一。是次調查採用了136項根據國際公認的公司治理原則及最佳常規準備的評分卡作評核標準。
投資者關係獎項
《信報》上市公司卓越大獎2022(藍籌)
我行連續第7年榮膺該獎項,其選出過去一年表現卓越的上市公司,亦旨在成為業界的重要參考指標。甄選過程首先採用《信報》股票追勢系統EJFQ「信號」篩選出候選名單,再交由業界行業領袖、業界商會、專業顧問以及大會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核,過程嚴謹。
《亞洲企業管治》「第12屆亞洲卓越企業大獎」 - 最佳投資者關係企業
該獎項自2011年起每年舉辦,對亞洲地區數以千計的公司作出量化評分,以及與投資者進行採訪調查後,評選出表現出色的亞洲企業。
第八屆香港投資者關係大獎 - 優秀嘉許狀
創辦於2015年,該獎項旨在表彰香港上市公司在投資者關係方面的卓越表現及奉行最佳守則。2022年度共有152家公司被提名參賽,超過790多名投資者、分別來自逾290個金融機構進行了投票,投資界的廣泛參與反映奬項在行業內的代表性。
《信報》上市公司卓越大獎2021(藍籌)
我行連續第6年榮膺該獎項,其選出過去一年表現卓越的上市公司,亦旨在成為業界的重要參考指標。甄選過程首先採用《信報》股票追勢系統EJFQ「信號」篩選出候選名單,再交由業界行業領袖、業界商會、專業顧問以及大會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核,過程嚴謹。
第七屆香港投資者關係大獎 - 優秀嘉許狀
創辦於2015年,該獎項旨在表彰香港上市公司在投資者關係方面的卓越表現及奉行最佳守則。2021年度共有168家公司被提名參賽,超過670位投票者參與投票,投資界的積極參與反映了奬項在行業內的廣泛認同。
《信報》上市公司卓越大獎2020(藍籌)
該獎項旨在選出類拔萃的上市公司,為投資者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指標,並讓社會各界對公司有更深入了解。甄選過程首先採用 《信報》股票追勢系統EJFQ「信號」篩選出候選名單,再交由業界行業領袖、業界商會、專業顧問以及大會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核,過程嚴謹。
《信報》上市公司卓越大獎2019(藍籌)
該獎項旨在選出類拔萃的上市公司,為投資者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指標,並讓社會各界對公司有更深入了解。甄選過程首先採用 《信報》股票追勢系統EJFQ「信號」篩選出候選名單,再交由業界行業領袖、業界商會、專業顧問以及大會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核,過程嚴謹。
《信報》上市公司卓越大獎2018(藍籌)
該獎項透過專業及全面準則評選出具有卓越表現成績的上市公司。評選程序先由《信報》股票追勢系統EJFQ「信號」篩選出候選名單,再交由行業領袖、業界商會 、專業顧問以及大會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核。
《新浪財經》「最佳上市公司」2018
該獎項的評選範圍覆蓋逾1,050家上市公司,其中僅10間公司獲此殊榮,體現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信報》「傑出上市公司巡禮2017」- 傑出上市公司(藍籌)
該獎項旨在為業界創立新的指標,評選出備受商界及投資界認同而業績出眾的公司。評選程序嚴謹:先由《信報》股票追勢系統EJFQ「信號」篩選出候選名單,再交由基金經理、資深股評人及分析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核,並由德勤會計師審核數據。
《信報》「傑出上市公司巡禮2016」- 傑出上市公司(藍籌)
該獎項透過專業及全面準則評選出備受商界認同的公司。評選程序先由《信報》股票追勢系統EJFQ「信號」,按照皮爾托斯基分數(Piotroski F-Score)、相對恒生指數同期表現、專業股評人建議的次數,以及盈利年均增長率四大重要準則篩選出候選名單,再交由基金經理、資深股評人及分析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核,並由德勤會計師審核數據。
《亞洲公司治理》雜誌2014年度卓越公司獎項 – 最佳投資者關係獎
該獎項旨在表彰公司以及時、公平及透明的原則為基礎,追求卓越的投資者關係表現,以便投資者對公司的股票和債券進行合理的投資決策時,向其提供明確而及時的資訊。此項嘉獎主要基於雜誌讀者的評分及與投資者訪問的綜合結果。
《財資》雜誌2013年最佳公司治理獎 – 白金獎
該獎項強調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性,根據企業的公司治理與投資者關係的工作表現對企業進行綜合評估,包括邀請企業參與問卷調查,並同時對機構投資者進行訪問。
《投資者關係雜誌》(IR Magazine) 2012年度「香港公司」和「銀行及金融服務業」最佳投資者關係首四名
大中華和東南亞地區逾400位基金經理和分析員參與調查,提名4家他們認為在「香港公司」和「銀行及金融服務業」中投資者關係表現最佳的公司。
《投資者關係雜誌》(IR Magazine) 2011年度「最佳報告的香港公司」首三名
大中華和東南亞地區約300位基金經理及分析員參與有關調查,提名3家他們心目中最佳報告的香港公司。
《機構投資者雜誌》(Institutional Investor Magazine) 2011年度買方提名的「銀行業最佳投資者關係獎」第二名
該獎項排名反映了投資界認可中銀香港在投資者關係工作方面的努力。機構投資者雜誌在調查中,要求基金經理就其研究覆蓋領域內,提名他們認為投資者關係工作中表現卓越的公司,包括是否可以接觸到高層管理人員、投資者關係部門的誠信和坦率、回答問題的質量與深度、財務報告和披露的透明度。
《財資》(The Asset) 2010年度Triple A區域「最佳銀行資本債券獎」
中銀香港發行的25億美元2020年到期5.55厘後償票據榮獲《財資》2010年度Triple A區域最佳銀行資本債券獎。這被視為2010年債券市場中的最佳交易之一。
2009年iNOVA國際網站大賽銅獎
中銀香港(控股)投資者關係網頁獲2009年iNOVA Awards國際網站大賽頒發「投資者 / 股東關係」銅獎。該比賽旨在表揚設計具創意、功能卓越的企業網站。今年共收到來自11個國家的參賽項目。
《投資者關係雜誌》(IR Magazine) 「2005香港及台灣大獎」中的「最佳進步投資者關係獎」
獎項旨在表揚中銀香港努力並主動去理解投資者所需及其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亦有所提升。
《投資者關係雜誌》(IR Magazine) 「2005香港及台灣大獎」中的「最佳投資者關係大獎 - 大型市值公司」 的榮譽特別提名
這是表揚中銀香港整體良好的投資者關係工作,及維持對投資界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和易獲取性方面。
《投資者關係雜誌》(IR Magazine) 「2005香港及台灣大獎」中的「最佳投資者關係主任 - 大型市值公司」 的榮譽特別提名
這是表揚投資者關係主管努力並主動去理解投資者所需並與投資者維持良好的溝通。
《投資者關係雜誌》(IR Magazine)「2004亞洲大獎」中的「最佳進步投資者關係獎」
獎項旨在表揚中銀香港在建立及維持對投資界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和易獲取性方面的努力。
《機構投資者雜誌》(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search Group) 的「2004進步大獎」
此獎項由賣方分析員選出,旨在肯定中銀香港於投資界溝通的觀感上有正面改進。
《投資者關係雜誌》(IR Magazine)「2002亞洲大獎」中的「最佳首次公開招股投資者關係獎」
獎項旨在表揚中銀香港在首次公開招股中突顯了投資者關注的問題,並予以妥善回應,招股書中也清晰地指出了這些潛在問題。
年報獎項
2015年ARC國際年報金獎、銀獎、銅獎及優異獎
以「繼往開來 成就卓越」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 2014年年報,獲得享有年報「奧斯卡」美譽的International ARC Awards頒發金、銀、銅及兩個優異獎,分別為「主席的信:銀行及金融服務:香港/中國內地」金獎、「財務資料:銀行及金融服務:香港/中國內地」銀獎、「文字表述:銀行及金融服務:香港/中國內地」銅獎、「封面相片/設計:銀行及金融服務:香港/中國內地」優異獎、「內文設計:銀行及金融服務:香港/中國內地」優異獎。這是中銀香港連續第十二年獲取ARC Awards獎項殊榮。
2014年ARC國際年報銅獎及優異獎
以「銳意創新 推動增長」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 2013年年報,獲得享有年報「奧斯卡」美譽的International ARC Awards頒發「內文設計:銀行及金融服務」銅獎,以及「封面相片/設計:銀行及金融服務:香港/中國」優異獎。這是中銀香港連續第十一年獲取ARC Awards獎項殊榮。
2013年Galaxy國際市場推廣銅獎
以「均衡發展 再創新高」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 2012年年報,獲得Galaxy Awards頒發「年報整體表述:銀行」銅獎。此獎項旨在獎勵市務推廣佳作。
2013年ARC國際年報銀獎
以「均衡發展 再創新高」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 2012年年報,獲得享有年報「奧斯卡」美譽的International ARC Awards頒發「財務資料:銀行及金融服務:香港/中國」及「內文設計:銀行及金融服務:香港/中國」銀獎。這是中銀香港連續第十年獲取ARC Awards獎項殊榮。
2012年ARC國際年報銀獎及銅獎
以「基業長青 持續發展」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 2011年年報,獲得享有年報「奧斯卡」美譽的International ARC Awards頒發「內文設計:區域銀行」銀獎,以及「文字表述:區域銀行」銅獎。這是中銀香港連續第九年獲取ARC Awards獎項殊榮。
2011年ARC國際年報優異獎
以「運籌帷幄 放眼未來」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 2010年年報,獲得享有年報「奧斯卡」美譽的International ARC Awards頒發「財務資料:銀行控股公司」優異獎。這是中銀香港連續第八年獲取ARC Awards獎項殊榮。
2010年ARC國際年報金獎及銀獎
以「固本培基 持續增長」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 2009年年報,獲得享有年報「奧斯卡」美譽的International ARC Awards頒發「內文設計:銀行控股公司」金獎,以及「財務資料:銀行控股公司」銀獎。這是中銀香港連續第七年獲取ARC Awards獎項殊榮。
2010/11年度Mercury國際公關傳訊銅獎
以「固本培基 持續增長」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 2009年年報,獲得2010/11年度Mercury頒發「年報文字表達」銅獎,顯示中銀香港在傳訊專業的傑出成就。
2009年ARC國際年報銀獎及優異獎
以「穩植根基 應對挑戰」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2008年年報,獲得享有年報「奧斯卡」美譽的International ARC Awards頒發「主席的信」銀獎,以及「文字表述(東半球銀行控股公司)」及「封面圖片 / 設計(銀行控股公司)」優異獎。這是中銀香港連續第六年獲取ARC Awards獎項殊榮。今年共有來自25個國家超過1,800份參賽報名。
2009年Astrid國際設計大賽金獎
以「實現增長 追求卓越」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2007年年報,獲得2009 Astrid Awards頒發「年報攝影」類別金獎。該比賽旨在表揚出色及創新的設計。今年賽事共有14個國家近500個參賽報名。
2008年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最佳年報獎
以「實現增長 追求卓越」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2007年年報,榮獲香港管理專業協會2008年最佳年報獎「一般機構」類別的銀獎,顯示有關年報的內容達到專業水平。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的最佳年報獎評判團報告指出,獲得獎項的年報內容均高度符合會計準則、上市規則、公司條例,以及自願性披露資料等各方面要求。評判表示,中銀香港(控股)2007年年報是一份高質素的年報,其中「管理層討論及分析」內容詳盡。報告又指,多家機構(特別是銀行)對資產負債狀況及風險管理均有詳盡的分析。此外,中銀香港(控股)2007年年報在員工關係及發展方面表現出色,披露詳盡。今年賽事共有104份年報參賽,其中82份是「一般機構」類別,競爭激烈。
2008年ARC國際年報優異獎
以「實現增長 追求卓越」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2007年年報,獲得享有年報「奧斯卡」美譽的International ARC Awards頒發「封面相片 / 設計:銀行控股公司組別」的優異獎。這是中銀香港連續第五年獲取ARC Awards獎項殊榮。今年賽事共有逾28個國家超過2,100份參賽報名,涉及逾200個行業及1,068家公司。
2008年Astrid國際設計大賽優異獎
以「服務香港 共建未來-實現增長 追求卓越」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2006年年報,獲得2008 Astrid Awards頒發「年報封面」類別的優異獎。該比賽旨在表揚在出色及創新的設計。今年賽事共有18個國家逾600個參賽報名。
2007年ARC國際年報銀獎及優異獎
以「服務香港 共建未來-實現增長 追求卓越」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2006年年報,獲得享有年報「奧斯卡」美譽的International ARC Awards頒發「整體年報:本地銀行組別」的銀獎,以及「封面相片 / 設計:本地銀行組別」及「主席的話:銀行」的優異獎。這是中銀香港連續第四年獲取ARC Awards獎項殊榮。今年比賽作品數目再創高峰,共接獲逾27個國家近2,000份年報報名參賽。由於在「整體年報:本地銀行組別」沒有作品能達到金獎的獲獎標準,故中銀香港是該組別的最高獲獎機構。另外,中銀香港(控股) 2006年年報封面首次沒有採用過膠技術,符合環保原則,也為業界樹立了良好典範。
2007年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最佳年報獎
以「服務香港 共建未來-實現增長 追求卓越」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 2006年年報,榮獲香港管理專業協會2007年最佳年報獎「一般機構」類別的優異獎,顯示有關年報的內容達到專業水平。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的最佳年報獎評判團報告指出,獲得優異獎的年報內容均高度符合會計準則、上市規則、公司條例,以及自願性披露資料等各方面要求。此外,報告指出,中銀香港(控股) 2006年年報中「管理層討論及分析」內容詳盡,其中「業務回顧」及「風險管理」讓股東能清晰明瞭該公司的財務及風險管理;而財務摘要及封面等設計也值得予以嘉許。今年賽事共有100份年報參賽,其中78份是「一般機構」類別,競爭激烈。
2005年ARC國際年報銀獎及銅獎
以「向更廣闊的未來邁進」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2004年年報,獲得享有年報「奧斯卡」美譽的International ARC Awards頒發「財務資料:本地銀行組別」的銀獎,以及「文字表述:本地銀行組別」的銅獎。這是中銀香港連續第三年獲取ARC Awards獎項殊榮。今年比賽作品數目再創高峰,共接獲逾25個國家近1,900份年報報名參賽。由於在「財務資料:本地銀行組別」的金獎和銅獎中均沒有作品能達到獲獎標準,故中銀香港是該組別的唯一獲獎機構。
2004年ARC國際年報銅獎
以「厚植根基 穩健發展」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2003年年報,獲得大賽「財經資料:銀行及金融服務組別」的銅獎,是今年該類別中唯一獲獎的機構,因為金獎、銀獎和優異獎均沒有作品能達到獲獎標準。由於今年比賽是歷年來最激烈的一屆,共接獲逾24個國家近1,800份年報報名參賽。因此,中銀香港能獲頒此項殊榮「確是一項世界級的成就」。
2004年Galaxy國際市場推廣銅獎
此獎項旨在獎勵市務推廣佳作。中銀香港(控股)2003年年報,獲得大賽「年報:金融服務組別」銅獎,顯示有關年報作為企業推廣媒介,其創意和成效達至一定水平。
2003年ARC國際年報金獎
ARC國際年報獎是業內最具權威的年報獎項活動。以「新的里程」為主題的中銀香港(控股)2002年年報,榮獲大賽本地銀行組別「整體表現」金獎,顯示中銀香港年報作為企業傳訊工具的突出表現。
2003年Mercury國際公關傳訊銅獎及優異獎
中銀香港(控股)2002年年報同時獲得大賽「年報(61頁以上)寫作組別」銅獎和「年報整體表現(金融)組別」優異獎,顯示中銀香港在傳訊專業的傑出成就。
IPO獎項
《國際金融評論亞洲》雜誌(IFR Asia)「股票發行獎」及「中國股票發行獎」與《國際金融評論》雜誌(IFR)「亞太區股票發行獎」
三大獎項旨在表揚中銀香港在困難市場條件下的大規模成功上市。兩雜誌認為:「中銀香港是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金融機構,雖然上市時面對嚴峻的股市環境,但中銀香港透過全面和有效的市場策略,成功地獲得1,480億港元的認購額,並將股價訂在發售價範圍內較高的水平。成功上市為中國銀行業正在進行的改革奠下了良好的基礎。」
《財資》雜誌(The Asset)「最佳銀行發行獎」
《資產》雜誌表示:「中銀香港招股是一項經精心籌劃後圓滿執行的交易,兼具在股票市場艱難環境中前行的勇氣。中銀集團經歷了為時兩年、錯綜複雜的重組合併工程,但囿於市場環境,令發行人要等到適當時機才入市。結果,招股活動真正具突破性,成為歷來最大規模的香港上市招股和2002年全球最大型的銀行招股。比對去年6、7月間有7宗大型公開招股因全球經濟急劇惡化而實際取消,中銀香港的招股成功,更形突出。」
《企業財務》雜誌(Corporate Finance)「亞洲企業最佳股票發行獎」
獎項旨在認同中銀香港公開招股在亞洲地區的重要性及其在上市前所完成的大規模重組。《企業財務》雜誌「亞洲企業最佳股票發行獎」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頒發予銀行或金融機構的,但鑑於中銀香港的上市活動在亞洲,特別對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深具影響,實在不容忽視,因此獲頒此獎項。該雜誌指出:「在2001年1月至9月進行的龐大重組,令中銀香港轉化成為一家清晰的獨立企業。」
《首席財務官亞洲》雜誌(CFO Asia)「2002年度十大最佳交易獎」
獎項旨在表揚國有的中國銀行成功地將其香港業務私有化,完成了三年的重組、改革和游說工作。中銀香港現已把其工作重點從市場份額轉移至股本回報率,強調創新和責任制。該雜誌指出:「這些努力已得到回報,該行25億美元的香港上市使之成為2002年非美國企業最大型首次公開招股。中銀香港上市後發表的首個中期業績,在淨利息收益、股本回報率、不良貸款比率等所有數據上均有顯著改善。」
《首席財務官亞洲》雜誌2002年評選十大最佳交易獎的標準是企業自我提昇的能力,著眼於得獎企業能邁向更佳的公司治理、財務及營運管理和風險管理,從而為企業創造長遠的價值。《亞洲金融》雜誌 (FinanceAsia)「本年最佳交易-最佳私有化」大獎
該獎項旨在表揚中銀香港完成了浩繁的重組合併工程,成功地進行了規模龐大而饒具意義的上市活動。
《亞洲金融》指出:「中銀集團13間成員機構的重組合併,標誌著中國私有化活動的新篇章,顯示中國政府正致力對內地銀行業進行改革的艱巨然而關鍵任務。對於數目空前的參與中銀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的公司投資者,可藉此加強與中銀香港及中國政府的關係;對於日本零售投資者來說,中銀香港上市是一個中國增長故事,也是中國企業第一次成功利用非上市公募(POWL)方式開拓日本資本市場;而香港本地零售投資者的廣泛認購,則反映了對該行多年來植根香港的認同。」第六屆中國最佳公共關係案例大賽金獎
「逆境創佳績 - 中銀香港(控股)全方位上市營銷活動」獲得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主辦的「中國最佳公共關係案例大賽2004」金獎。大會評判新華通訊社中國環球公共關係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田曄女士代表評審團給予中銀香港得獎案例的評語是:「中銀香港充份利用了自身的品牌效應,有效使用了整合營銷傳播的多種推廣傳播手段和工具,利用投資者對這次上市事件的高度關注,展開了密集性的營銷推廣工作,應該說,準備充份、事件推廣節奏明顯,取得了很好的市場效果。其中,專業規範運作、執行的細膩,是其成功的關鍵所在。」
《亞洲貨幣》雜誌(Asiamoney)「本年最佳股票交易」大獎及「本年最佳私有化獎」
兩大獎項旨在表揚國有的中國銀行於過去兩年完成了錯綜複雜的重組合併工程,並成功地上市,將香港業務私有化。
《亞洲貨幣》指出:「中銀集團13間成員機構於首次公開招股前的重組合併歷時兩年。其複雜的過程包括了大量法律問題、私人法案、對呆壞賬問題定下策略、對企業治理作新的改革、嶄新的風險管理制度、貸款復核、評級顧問諮詢及於核數行業經歷變化時撤換核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