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 锦 • 绣》以当代抽象艺术的手法,重新呈现经典神话生物 「龙」的面貌。
按此
艺术家用电笔在大理石上绘出茂盛的松树。受香港建筑及地标形象启发,《盛》象征人与城市空间相互影响、与时俱进的关系。
《盆景(三)》 把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髓凝结於当代雕塑,展现崭新的水墨面貌。别致的鸟笼由亚克力板组合而成,并以刚劲的中国松树绘图装饰。
《新领域》以中银大厦的玻璃幕墙照片为基本元素,摄影师从多角度拍摄,捕捉中银大厦外墙与其他建筑物玻璃窗反射的倒影。
《复兴》取材自宏伟壮观的中银大厦建筑,旨在表达中银香港实力雄厚、正直诚信和根基稳固的特质。
《香港中环》的最大特点在於直立狭长的画面构图,勾勒出香港城市独有的景观与空间特徵。
《龙跃梯田》的构思源自梯田的自然美与农耕智慧。细心观看,可发现一道蜿蜒的光影,犹如一条在天上飞跃的祥龙,象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坚韧不拔,为农耕丰收带来祝福。
《橙或黑》以抽象的笔触、缤纷的色彩与现代的表现形式,刻画货币错综复杂的结构、富有动力的特质以及与银行的紧密关系。
《叶子》的创作灵感源於一株洋溢自然之美的小植物,其吸引之处不止是自身之美,更是它的自然形态和本质,以及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象征。
《花卉标本》透过不同的图像拼凑出一个全新的整体。独立图像的背後各有不同的故事,为整合而成的图像赋予全新的含义。
为中银香港私人银行特别创作的《鹦鹉》,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翱翔天际奔向理想的志向,体现中银香港的远大追求。
作品以代表高尚品味的高尔夫球运动为题,近观时可纵览球场的细致景象,远观则犹如一条藏於风景的瑞龙。作品立意於体现中银香港乃至香港的结构特点: 细小的元素构成宏伟的整体,充满力量、激情和动感。
《马赛克》从世界地图汲取灵感,象征着中银香港私人银行的多元化及走向国际的抱负。
《大红鼓》以幽默的手法表现出人们以鼓记录时间的历史。鼓励观者以历史为鉴,转而重新规划我们的未来。
《前程》通过描绘新旧中银大厦、尖沙咀钟楼等香港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物,突显了香港社会文化荟萃、混叠却兼容共存的特质。
作品呈现了於1951年落成的中国银行大厦,电车电缆和光束象征着能量和连接。这张照片可与另一张以中银大厦为重心的照片配对。
作品呈现的是落成於1990年的香港地标——中银大厦与落成於1951年的中国银行大厦(现中银香港私人银行区域总部所在地)。中银大厦和中国银行大厦代表了连续性,永久性和稳定性。
《旭日》由大量中国银行大厦的相片编制而成,层层叠叠、形成了太阳的形状。作品彰显了中国的金融实力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也象征着中银香港私人银行的繁荣发展。
《金融腾飞走向世界》乃江南九怪於1990年贺香港中银大厦落成之作,书法乱石参差,大小不一,古朴典雅,情趣盎然。
《翽翽锵锵》乃一只造型简约优雅又富当代气息的凤凰,自歌自舞,安在自足,盛载了对大地完美、圆融的美好愿景。其吉祥如意、欣欣向荣之意,亦与中银香港私人银行的精神相贯通。
《毛泽东与班杰明·富兰克林4》描绘了印於中美两国纸币上的两位影响深远的国家领导人影像。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背景中继续加强的影响力,美元和人民币渐渐成为全球贸易的象征。
《双瞳剪水》以均整、不可分割的两个圆形,唤起观者与均衡关系的共鸣及对相互依赖状态的关注。中银香港「稳中融动」的理念亦包含这样平衡的哲学,并透过与客户相互信赖、相互促进,实现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
《常推海内贤》表现了力量被一种安静而强大的形式包含在内,潺潺流淌,生机盎然的景象,体现了艺术家对内部、循环动作和能量的研究。
《长相依》以两件相似的结构嵌套而成,探讨了共存关系所产生的强大力量。
平衡是艺术家WillClift所有创作的核心。《绕梁三日》以静态的形式巧妙地表现出了伸展的动态,并啓迪观者对於平衡的思考。
《升》运用传统国画绘画方式,在不锈钢板上刻画出具有坚韧不拔意志的松树,细密的笔触在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有如旭日初升般,象征一片美好的新气象。
《商队》通过描绘快乐的人群,体现了菲律宾乡村生活的快乐简单,更提醒了观者思考菲律宾华人与我们同根同源的关系。
《周日清晨的市集》充分运用形状及画面空间,描绘了马来西亚日常生活的场景,亦体现了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之间密切的商贸关系。
《无题——抽象》融合了当代场景的闪现和对过去的反思,邀请观者思考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哲学在越南社会背景下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直到完成2》以抽象的笔触与大胆的顔色,描绘了看似永远在施工状态的印尼城市一角,藉以表达城市文化与商机的生生不息。
《佛像》作品风格宁静平和,谕示了以佛教文化传播爲代表的中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繁荣友好。
《无题》的画面充满了浸染着绿色的柬埔寨热带风光,隆重的迎宾仪式亦沉浸於宁静的氛围之中。